導讀:12月20日,島津公司等承辦的食用農產品營養品質評價與標準制定研討會如期舉辦。國內外食用農產品相關的政府部門、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管理及科研人員出席研討會。
【中國儀器網 島津】12月20日,島津公司等承辦的食用農產品營養品質評價與標準制定研討會如期舉辦。國內外食用農產品相關的政府部門、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管理及科研人員出席研討會。
我國是世界大農產品生產國,食用農產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主要的食物來源,是保證人體健康的重要物質基礎。營養安全正成為糧食安全、食品安全之后政府和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在此背景下,由農業農村部農產品營養標準專家委員會、浙江大學主辦,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浙江大學中國食物營養功能評價研究中心以及島津公司承辦的“食用農產品營養品質評價與標準制定研討會”于12月20日在杭州如期舉辦。會議特邀日本行業專家介紹日本在農產品營養品質評價與標準制定相關工作的經驗,以及營養相關的新近檢測技術。國內外食用農產品相關的政府部門、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管理及科研人員出席研討會。
島津公司分析儀器事業部吳彤彬事業部長首先發表致辭,祝賀研討會如期召開,并表示島津公司將一如既往地充分發揮出促進中日兩國食用農產品領域合作交流的橋梁作用,為提升中國食用農產品營養品質貢獻一己之力。
研討會伊始,日本國立研究法人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食農商業推進中心主任、行業專家山本(前田)萬里女士做了題為《日本功能性農產品開發現狀與功能性標示制度的有效應用》的大會報告。她在報告中介紹功能性食品是指食品(農產品)中含有預防疾病和防止衰老等調節身體狀況的成分(功能性成分),并充分利用這些活性成分的食品;而功能性農產品是指所有農林水產品或經科學認證的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功能性成分的農林水產品。日本自2015年4月起執行《功能性標示制度》,在醫藥品、特定保健用食品、營養功能食品的基礎上,新加入了可對功能性做出標示的食品“功能性標示食品”。“功能性標示食品”是指企業負責、根據科學依據在產品包裝上標示功能性內容,并向消費者廳申報的食品。
接著山本(前田)萬里女士詳細介紹了日本的《功能性標示食品制度》,說明了功能性標示食品制度的特點:
1.企業自行確認產品安全性、功能性并上市銷售的60日前向消費者廳申報的制度(引入事后評審制度),
2.功能性評價允許使用文獻評價(系統評審)方法。無需自行開展人體試驗,
3.功能性評價允許使用身體部位的表現、主觀評分,
4.允許“生鮮食品”的標示(一項國外的制度)。
她繼續介紹了可以標示功能性的農林水產品應該是功能性相關成分明確且可以定量(標準化分析方法),通過in vitro試驗和in vivo試驗,或者臨床試驗可以考察功能性的作用機制,通過終產品的臨床試驗、終產品或功能性相關成分的研究評審(臨床試驗或觀察研究)可以說明功能性的依據,功能性應有助于維持和增進健康,不論產品是否具有食用經驗,均應實施安全性試驗并確保安全性,可以在發售日60天前向消費者廳申報并在容器包裝上標示,每日適宜攝入量(AI)為可以正常攝入的分量(不可以是含有過量鹽分、糖分、飽和脂肪酸、膽固醇的食品)。并且,她還介紹了功能性標示食品的標示內容示例。隨后,山本(前田)萬里女士以綠茶為例詳細介紹了功能性農產品的開發方法,涉及功能性成分的鑒定、功能性成分的分析方法、作用機制的闡明、功能性證據的獲取、功能性成分含量的保障等。在報告結尾部分對已上市功能性標示農林水產品的實例進行了介紹(包括橘子、番茄、蘋果、豆芽、綠茶、大麥、大米、高體??、菠菜等)。
在大會報告環節,日本農林水產省食品產業局食品制造科基準認證室石丸彰子女士對《日本農林標準(JAS)制度》進行了解析。她首先介紹了JAS制度的概要,涉及JAS制度中可制定的多種標準以及JAS制度的認證機制。在報告的后半部分介紹了標準事例1-醬油JAS,內容涉及了JAS認證醬油的質量管理以及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的舉措等。隨后還介紹了標準事例2-試驗方法JAS,內容涉及健康有效成分的試驗方法JAS以及試驗方法JAS的效果等。針對試驗方法JAS的效果,石丸女士指出,通過制定并有效運用通用標準,可實現產品中成分含量的客觀比較以及便捷的操作性,由于是一種通過試驗室間的聯合試驗等確認過妥當性的試驗方法,因此,有效利用這種試驗方法,可減輕功能性標志食品申報企業的負擔,而且,有效利用試驗方法標準,可提高以功能性為訴求的商品的附加價值。
在研討會的后半程,島津中國質譜中心李曉東部長介紹了《食品功效成分分析全面解決方案》。他首先介紹了與食品安全、質量管理、食品開發相關的食品成分分析與評價的設備,隨后,以豐富的實例分別介紹了與安全、美味、健康息息相關的食品分析與評定解決方案。來自島津公司分析測試儀器市場部的技術專家就上述解決方案中涉及的一些先進技術做了詳細解析。
尹宏瑞先生在題為《超臨界流體色譜技術在營養功能性研究中的應用》報告中針對食品以及保健品中營養、功能性組分易氧化,光敏感等特點,分別以類胡蘿卜素、番茄紅素、維生素等樣品分析為例,討論使用超臨界流體技術進行分析的方法。通過實際案例表明,在線超臨界流體聯用系統(Online SFE-SFC)中,樣品在前處理過程中一直處于避光且無氧環境,有效避免了不穩定化合物的降解或氧化;因超臨界流體特殊的理化性質(如粘度低、溶劑性強、極性可調解),可實現SFC對不同極性同時檢測。此外,還能獲得比常規液相更快的分析效率,有利于成本控制。
韓美英博士做了題為《成像質譜顯微鏡在營養功能性研究中的應用》的報告:MSI(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質譜成像)是近發展起來的基于質譜檢測和顯微鏡技術的一種新型成像方法。質譜成像保留樣品組織位置信息的同時,可以直接使用質譜儀測定生物體分子和代謝物,從而給出各種分子的二維分布圖。本報告介紹的方法,無需標記,即可深入到分子層面完成成像,對植物組織中的營養成分,相對豐度及分布情況進行高通量,全面,快速的分析,為營養功能性研究提供全新的工具,并提高研究水平。質譜成像已經擴展到了所有研究領域,除了醫學,藥學研究領域以外,農業營養成分分析領域中也具極其重要的應用潛力。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