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行業要聞】近些年來,在一些科研院所、企業等單位的儀器儀表設備招標采購中,以種種理由拒采購國產,只采購進口的事件屢見不鮮。
近日,貴陽市觀山湖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實驗室建設儀器采購。項目總預算2457.4萬元,公告顯示有913萬元用于采購進口儀器,論證意見中不僅要求GC、IC、AAS、
ICP-OES、全自動
流動注射分析儀、熒光定量PCR儀等大一些的設備采購進口,就連冰箱、百分之一
天平、普通離心機、熱水器等常見儀器都暗指“國產不行”。
此論證意見一出,立即引發儀器儀表行業人士的廣泛討論。
有網友表示:“在科學儀器方面,進口廠家畢竟走在我們前面好多年,這點要承認,但國產儀器始終在努力,而且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作為國家單位的科研人員,作為質量控制的檢測者,都是為國家進步添磚加瓦的一員,請別對國產儀器戴有色眼鏡。”
國產儀器儀表設備在采購中屢遭不公
在國內買不到適用的相關儀器,國內相關產品性能達不到要求;國內同類產品性能和準確度不如進口產品,性能達不到科研使用要求;國內產品無法滿足質量過硬、精度高、可靠性強等等科研實驗要求……遍觀國內各機構采購儀器的論證情況,不難看到類似的拒絕國產的理由。
2018年湖北省京山市糧食質量監督檢驗站根據監測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需購置近紅外分析儀、氣相色譜儀兩類分析儀器產品。但是在公示的專家論證意見中,竟表示“此2類產品國內不具備生產能力,需采購進口產品”。
近年來,我國對科研領域的投入不斷增加,國產儀器的優秀成果不斷涌現。但長期以來,國產儀器與進口儀器之間一直處于貿易逆差狀態,國產儀器在各種采購中屢遭“歧視”,采購用戶心中的那桿稱仍然偏向進口品牌。
據了解,在檢測儀器領域,島津、安捷倫等外資企業長期占領我國市場。即使功能、參數幾乎相同的實驗室檢測儀器,進口價格相較國產的高出近50%,但仍成為客戶首選。
國產儀器儀表設備亟需“正名”
2013年,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聯合共建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開展國產儀器設備驗證評價工作。
截至2018年,驗評項目已為累計四批42家企業的49款產品提供驗評服務,發布標準29個,獲得專利172項,驗評企業的銷售額共計增長260%。歷經5年的探索實踐,驗評項目闖出了一條獨特的國產科學儀器供給側改革之路。
北京市科委條財處處長陳云波說:“真正經過驗評的產品,不僅可以走向市場,打敗或者替代進口產品,也讓用戶得到好處,比如成本降低;而用戶提供的使用體驗,又來支撐儀器研發者、生產廠商改進儀器設備,從而用戶能使用儀器設備去做更多的應用。”
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的情況下,正值國產儀器儀表發展的大好時機,希望國家從政策引導、資金扶持、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給予國產儀器支持;國產儀器企業努力“勤練內功”,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實力;儀器用戶能夠更多的關注國產儀器的發展,給予國產儀器一個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競爭機會。
當潮水褪去,才能知道誰在裸泳。對于國產儀器儀表企業來說,未來將是一個以產品質量取勝的時代,只有真正把質量落實到實處的企業,才能在市場中不斷向前。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