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時事聚焦】今天小編上班路上看中青報的時候,瀏覽到一篇名為《一學期下來,我們的網課少了點什么》的文章。作者從一個授課者的視角,圍繞一學期網課下來他的感受,以網課的優點與缺點作為切入點寫下了這篇文章,其中內容讓人深有感觸。
文中提到,當老師、學生們逐漸習慣了線上教學的模式之后,意外的發現網課不但比傳統的課堂更節約通勤時間,還可以借助電腦軟件,獲得更多的方便,從而提高教師授課與學生學習的效率。但是與此同時,網課模糊了空間,也淡化了交際與臨場感,減少了課堂上老師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人情味。而在文章的后,作者也表達了希望秋天能夠重返課堂與學生有一場意料之中的偶遇。
盡管我已經畢業多年,但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看到這種發自內心,辭藻樸素但優美的文章,很難不產生共鳴。但與此同時,作為一個儀器人,對于網課,我也有自己的看法。
小編有一個朋友現在正在讀博,他們的課程內容除了大量的文獻交流之外,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實驗課程以及科研項目的進行。盡管,網課的模式讓他們幾乎每天都可以像在課堂實驗室里那樣,自由的交流經驗,學習知識,但是卻無法滿足實驗室學習中基本的要素之一——實踐與合作。
對于那些主張理論的專業來說,網課帶去的影響可能是課堂上人與人之間的那份人情味的缺失;但是對于主張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科研類專業來說,網課的影響還包括實驗課程的進行。
那么實踐與合作對于科研相關的那些專業到底有多重要呢?毫不夸張的說,無論是生物制藥,還是新材料研究,亦或是
化學反應的研究,背后都離不開實踐,與科研項目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儀器,更是直接從實踐中誕生發展起來,并作用于科研相關的實驗中的,而合作往往是提高實驗效率與促進成果產生的有效途徑。
或者我們從更基礎的角度——“學校辦學”來看這個問題。不少學校就科學教育都提出過這么一個觀點:重視科學的“根本”地位。那么地位是什么?小編我的理解是格物致知,即在堅持“基礎”的同時,重視“探索”,換個說法就是鼓勵學生去做。如今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建設高校實驗室,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更好的完成項目的研究,另一部分原因自然就是為了更好的完成實驗教學。
縱觀近幾年的招標采購,幾乎涉及到高校實驗室建立的采購文件,對于儀器的要求總是細致且嚴苛。換個角度來說這正是高校對于學生實驗室實踐的重視。所以小編相信,無論對于學生還是老師,校園提供的教學環境,提供給學生的實踐與合作的機會,是網課始終無法代替的。但同樣的,網課在將來或者可以成為輔助課堂教育的一種有效的方式。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中國青年報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