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時事聚焦】又到了每年的4月1日了,相信不少小伙伴現在應該小心翼翼地提防著同事的“惡作劇”,對于網上的消息也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態。但是即便是在今天,也有不少真實且有趣,但看起來匪夷所思的報道,比如人造肉。
近,人造肉的生產似乎獲得了突破,有科學家通過在大豆蛋白疏松多孔的支架內培養奶牛肌肉細胞成功培養出了味道與質感接近真實牛肉的人造牛肉。并且與該實驗有關的人員對于未來人造牛肉可以和真正的肉一樣美味抱著相對篤定的想法。
事實上,人造肉的新聞放在今天并不算新鮮,不少網紅更是把人造肉和真肉的對比視頻發布到了網絡平臺上,但即便是如此,對于一般人來說,人造肉依舊是個新奇的玩意兒,更何況人造肉的生產技術還在不斷的變化。
客觀的來說,人造肉的培養本質上還是實驗室細胞培養,使用的還是培養皿、顯微鏡、冷藏柜這些常見的實驗室儀器,運用的也是細胞組織工程學在內的一系列知識,但是依舊有許多研究人員渴望用不同的方式在其中尋求突破。
人造肉究竟有何種魅力吸引著大量的投資者前仆后繼,大量的研究人員嘔心瀝血呢?這或許牽涉到一些很微妙的原因,身為一個儀器人,這里小編僅站在個人角度,來和大家聊一聊這件事。
首先,人造牛肉的目的是什么?直接的來說,就是一定程度上取代真實的牛肉。但是稍微看過人造肉視頻的讀者應該都了解,無論是從口感、味道上還是從售價、購買渠道上,人造牛肉都處于劣勢。
或許有人會說,人造肉的受眾群體是有一定實力的素食主義者和動物保護者。其實,這種觀點從人造肉的生產的角度上來看也是錯誤的。培養人造肉的過程其實是通過實驗室這個環境和大量的儀器來重建動物組織的過程,而其中用到得以原材料之一“牛肉明膠”,是一種通過煮沸屠宰場的動物尸體來獲得的膠原蛋白。對于動物保護者也好、素食主義者也罷,這無疑是與兩者的理念有所差異的。
當然,人造肉還有另一種方案——通過大豆蛋白模擬肉纖維結構,通過營養物質模擬出肉的味道。這種方法客觀的來說可以做出素的人造肉,但是其味道口感會和真的肉有天差地別,并且一樣會產生高昂的費用。
那么人造肉的價值究竟在哪里的?小編以為,應該單純地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無論是否要取代真正的肉,人造肉的研究生產過程都是對細胞構建、組織構成相關的科研技術的一項運用。而客觀的來說,這項技術因為貼近人們的生活,所以也更容易收獲民眾的支持。換言之,就科學技術來說,這項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意義。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參考消息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