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行業要聞】“自政策實施以來,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對11.4萬個地塊開展了調查,共布設約8萬個監測點位,初步建成國家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會議中相關負責人表示。
眾所周知,土壤污染監測是提高土壤污染防控措施針對性實效性的基礎,降低管理和治理修復成本的首要任務。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覆蓋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土壤耕地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基本摸清了我國耕地污染的現狀和空間分布。
數據表明,全國土壤總的超標率為16.1%,這表明,土壤污染治理還在“打基礎”階段,為達到更好的治理效果,還需監測先行。
業內人士指出,監測等技術和產品等不足,技術裝備產品水平離規模化推廣應用還有差距是制約土壤污染治理的關鍵。對此,科技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落實《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支撐工作方案》,加強統籌協調推進監測預警等能力的建設。
值得高興的是,為做好土壤狀況調查監測和評估工作,我國利用科技手段已經夯實了基礎。據了解,相關部門曾系統應用地球
化學方法做過地塊的污染狀況調查,目前正在積極探索將地球化學辦法與高
光譜的遙感技術相結合,進行更加廣泛的建設用地污染狀況調查。
另一個比較注重的是,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也要認真做好隱患排查和污染監測,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其中,自行監測是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日常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按照《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土壤環境自行監測方案編制指南》要求,企業要自行監測其用地范圍內的土壤環境質量,必要時開展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污染物排放影響到周邊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的情況。
而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滯后性和累積性,需要相關的儀器設備采樣檢測,這將推動土壤監測相關儀器設備在2020年迎來45億元的市場增量,也還不算因土壤污染監測而開展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等設備的需求。
健全的土壤污染監測網絡將為下一步的科學精準的防治提供支撐。由此可見,未來,嚴格落實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制度,做好污染狀況調查、監測和評估等仍是我國開展土壤污染治理的主要任務。
創新的監測技術和設備等將成為推動土壤污染監測的關鍵。資金的大規模投入,也成了撬動土壤污染監測領域研發和提升的重要部分。相關負責人指出,各個地方也正在積極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基金試點,吉林省初步規模是13個億。除此之外,2020年7月財政部和生態環境部等牽頭出臺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總規模達850億,其中將有部分用來支持土壤污染治理。
這些都成了切實落實土壤污染治理,健全土壤污染監測體系等的堅實“后盾”。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