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時事聚焦】“解釋不通,穿越時空;不懂配色,賽博朋克”這是近年來網上用來吐槽科幻題材亞文化作品經常出現的句子,但是其背后卻也反應出了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那就是科學幻想題材作品在年輕群體眼中巨高不下的熱度。
科幻全程為科學幻象或者科學奇幻,其誕生之初指的其實是以科學為題材的空想性質小說,而時空穿越、賽博朋克實則是這類科幻類作品中常見的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題材。而如今科幻的載體再以不局限于小說,電影、動畫、游戲都可以融入科幻內容。但是問題也隨之產生,這類建立在有限科學依據與科學假設上,摻雜大量想象內容的作品,會不會影響現實中年輕人對于科研的認識。
客觀的來說,影響肯定是有的,問題的本質是這種影響帶來的利弊關系。目前,大部分的科幻作品都是采用幻想藝術的形式來表現未來可能出現的場景,這也就使得科幻作品中的科學知識并非全部都是現實中被證明的。不僅如此,由于作品受到創作年代的影響,而現實中科研又是一個持續進行著的領域,所以很難避免市面上流通的科幻作品中不存在偽科學的現象。因此,如果從知識的傳播角度來看,科幻類作品的流行實際上是利弊參半的。
但是,需要一提的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幻作品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以作品創作的年代為基準,這個作品中出現的科學知識以及相關的科學設想是需要建立在當時已經證明的科學依據與科學定論之上的,換言之科幻小說的本質,是需要具有科學成分的。
為什么要提這一點呢,因為從某種程度上,科幻作品是許多年輕人愛上科學的契機。興趣的力量有多強大,我想大家都了解,對于許多還沒有深入接觸科學的人來說,科幻類作品的出現,無疑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而更重要的一點是,科幻并不是讓受眾去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讓他們主動的接納知識,盡管其中的知識比重和科學乃至科研的學術領域比起不過是管中窺豹,但是他能激發受眾的思考,他們回去思索技術未來能夠如何發展起來,也會反思技術可能帶來的后果。而這一部分內容是教科書基于不了的,卻也是科研不容忽視的。
如果一個文化有它獨特的價值,我們就應該嘗試的去接受它。科幻類文學作品能讓年輕人在休閑娛樂中培養起對科學的興趣就是極大的價值了。比起否定一種被大眾接受的文化,不如用更加專業的知識讓這種文化豐富起來。正如科研不斷在進步,科幻類作品的格局也需要不斷進步,了解科學的人將知識帶入到作品中不久好了嗎?如果作品中的知識是有價值的,以相對娛樂化的方式傳播又有什么不好呢?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